中国-莫桑比克智慧农业‘一带一路’联合实验室(筹) 招聘公告

经办人:人才科2浏览次数:5252025/03/04 16:59

浙江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、首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。学校1956年创办于杭州,现拥有金华校区(校本部)、杭州萧山校区、杭州西湖校区、兰溪校区等4个校区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(专)科生近29000人,研究生10000余人,留学生1400余人。学校拥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,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86人次,省部级人才126人次。现有69个本科专业,其中34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,11个博士后流动站,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,2个国家“111计划”学科创新引智基地,数学、化学、工程学、材料学、环境/生态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动植物学、一般社会科学、精神病学/心理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,15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。拥有国家级课程40门,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,中国-莫桑比克智慧农业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入选科技部第四批国家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建设名单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一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。近年来,学校综合实力、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,在多个有影响力的大学排行中稳居全国百强。

中国-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(筹)科技部批准的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管理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。联合实验室为隶属于学校,参照处级管理的独立科研机构,由科技处和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共管,主要开展农业灾害预警、水土资源调控、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等工作。联合实验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40余人,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,省部级人才8人,教授15人,副教授20人。

目标方向如下:

一、农业遥感方向(杰出教授、双龙特聘教授1-2名,青年博士2人)

聚焦农业遥感原理与应用、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研究,在作物类型识别、长势遥感监测有较好积累。重点围绕农业遥感机理、农情信息遥感监测、反演技术与应用,云计算和机器学习耦合的作物类型精准分类,深度学习驱动的全生命周期作物单产预测,全球农情遥感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向。在农田辐射传输机理,耕地数量和作物产量质量遥感智能监测,作物面积、长势和产量为核心的农情信息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等方面具备特长。

研究方向:农田辐射传输机理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农情监测与种植异常监测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农业大数据遥感智能监测技术;

二、农业灾害方向(杰出教授、双龙特聘教授1-2名,青年博士2人)

聚焦农业灾害监测和预警、灾害损失评估等研究。重点围绕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等,利用遥感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模型模拟等技术方法,开展农业灾害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、农业灾害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研究、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风险分析以及农业减灾与适应策略研究等。在作物生长模型、作物对灾害响应机制、农业灾害时空监测、灾情分析与建模、损失评估与预测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。

    研究方向农业灾害形成机制与过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农业灾害动态监测与预警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。

联系方式如下:联系人:张老师,解老师,电话:0579-82282273,手机号:15261867898;邮箱dlhj01@zjnu.cn


版权所有 © 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
联系地址: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校行政中心北楼
联系电话:0579-82282218